實施拍攝手法包裝,豐富畫面的表現力
發布時間:[2014-04-29
真實是電視廣告片制作片的生命,這里所說的“包裝”,是在新聞成品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的技術處理,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變事實,而是要使新聞作品中傳遞的事實更加醒目,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收看興趣。也就是說,包裝不是對作品內部各種要素的包裝,而是對作品的成品的包裝。
浩瀚世界蕓蕓眾生,一切似乎都可以拍攝記錄,而一切又仿佛那么司空見慣。拍什么?記錄什么?采取什么手法拍攝?這就要有個選擇問題,準確的選擇就是一種“包裝”。筆者總結了“八字選題包裝法”,即“欲、畫、人、情、事、新、美、深”。
欲:指對某一題材的開始感覺,能否觸動創作者的興奮點,引起較強烈的創作和拍攝欲望。只有觸動創作者的題材才能觸動觀眾。
畫:拍攝對象(包括現場環境)是否具有可視性。人們對外部世界的感受80%以上來自視覺。作為視聽藝術的專題片首先應考慮視覺效果,采用獨特的拍攝手法發揮電視畫面優
勢,把畫(hua)面語言作為專(zhuan)題(ti)片的(de)本(ben)體。
人:人物形象、氣質、口才、個性等方面是否有特色、有魅力。主人公選擇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一部專題片的成敗。
情:能否“出情”,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。以情抓住觀眾,成功大半在握。
事:有沒有故事,細節是否吸引人。敘述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給觀眾,強似塞給群眾一部二三流的虛構電影故事片。
新:題材、角度、拍攝手法等是否新穎奇特。人無我有,人有我新。創新、突破應是藝術創作者永遠的追求。
美:是否給觀眾以某種審美愉悅。一部優秀的電視廣告片制作必然是美的藝術品,或真實動人凈化心靈,或教人向善境界升華,或意境優美令人神往。
深:是否有挖掘的潛力(具有思想意義和美學價值)。那種“小中見大、平凡中蘊深意、一滴水見太陽”的題材需要選擇者的慧眼去發現去拍攝。
根據這些準確選擇,緊緊抓住觀眾的“興奮點”和“共鳴點”,使用不同的拍攝手法,從而升華其內涵,突出其主題,進而豐富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。
進行電視語言包裝,營造觀眾的興奮點
電視與其他媒體相比,突出的是具有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功能。因此,把握好電視語言——即專題片解說詞的“包裝”是至關重要的。一般地說,敘述的語言中都要設置高潮或合理安排“興奮點”,以達吸引觀眾的目的,這是“語言包 裝”的關鍵所在。“興奮點”是語言的點睛之筆,是情感碰撞的結合點,讓觀眾由感官的認識進入理性的共鳴。
運用(yong)音樂包裝,豐(feng)富節目的感染力
運用音樂包裝專題片,已在電視節目中廣泛使用,有的甚至創作主題曲,借以烘托氣氛,升華主題。音樂的運用不是服從畫面,而是服從內容,優美的畫面不一定就要有優美的音樂,而應該根據內容的需要,用得恰到好處。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內在的品格、烘托情緒和情感的作用。加強其它細節的包裝,展現節目的整體美
細節包裝,主要包括聲音、特技、字幕、片頭片尾、暗轉等。初看起來,這些好象是細枝末節的小技巧,但對強化節目效果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。片頭片尾是一個專題片中不可缺少的整體,做得好了,可起到“意義指示”、“畫龍點睛”和“價值提升”的作用。特技,是電視廣告片制作特有的包裝手段和包裝技巧,是運用電視畫面的特殊處理而達到的一種包裝效果。如,中央電視臺記者曾在報道行人亂穿高速公路造成人員傷亡時,特地使用了慢動作重復了某行人被撞身亡的場面。由于慢動作的使用,使這條報道起到了非同尋常、凸顯本質的效果。再如,但特技包裝不可濫用,用得不準確,就會喧賓奪主。聲音包裝,一般是指一部專題片的配音或解說。用什么樣的音調,用多快的語速,是高揚的還是低沉的,用男聲還是女聲,產生的包裝效果也不相同,但重要的是根據主題內容的需要而有所選擇,選擇得好了,可以錦上添花,使節目增加整體的美感。